1、 切口小,美觀,可避免晚期因關節表面和運動部位的瘢痕而引起的刺激癥狀;
2、 屬于微創手術,痛苦小,術后反應較小,患者易于接受;
3、 術后早期即可活動和使用肢體,避免長期臥床并發癥,減少護理人員和費用;
4、 并發癥相對較少;
5、 基本不影響關節周圍肌肉結構,術后可早期進行功能鍛煉,防止關節長期固定引起的廢用和并發癥;
6、 可以在近乎生理環境下對關節內病變進行觀察和檢查,有“把眼睛和手指放入關節內”之稱,可對關節進行動力性檢查,提高了診斷能力,某些疾病如滑膜皺襞綜合征,是通過關節鏡才確立的;
7、 關節鏡可施行以往開放性手術難以完成的手術,如半月板部分切除術等。
節鏡術后康復的注意事項:
術后當天患肢略微抬高,患者應該主動活動腳踝,以促進血液回流。術后第二天可以進行下肢肌肉力量的練習,可以下地行走。
根據病情的不同,行走時患肢可完全負重、部分負重或不負重。半月板切除手術、游離體取出手術大約3-4天就可出院;交叉韌帶重建手術、滑膜切除手術由于術后康復訓練較復雜,通常需要住院7-10天。
目前可以在關節鏡下完成的主要手術如下:
一、膝關節
(1)急性膝關節損傷
創傷性血腫:檢查和沖洗。
交叉韌帶損傷:重建或加強手術。
半月板周緣損傷:縫合術或成形術。
骨軟骨骨折:去除軟骨碎片。
脛骨平臺骨折:鏡下復位和內固定。
(2)機械性紊亂
半月板損傷:縫合、部分切除、次全切除術。
盤狀半月板損傷:部分切除成形術。
交叉韌帶損傷:韌帶重建術。
游離體:取出術。
(3)膝關節疼痛
髕骨半脫位:髕外側支持帶松解術、內側支持帶緊縮術。
滑膜皺襞綜合征:皺襞切除術。
髕骨軟骨軟化癥:軟骨成形術。
退行性半月板病變:部分切除術。
關節內粘連帶:松解術。
(4)膝關節炎
骨關節炎:關節面修整、游離體取出、退變破裂半月板的部分切除術、骨贅打磨、骨床鉆孔、滑膜切除和關節沖洗。
類風濕關節炎:診斷和滑膜切除。
晶體性滑膜炎:關節清理術。
化膿性關節炎:清理壞死物質和關節沖洗。
慢性關節炎:色素絨毛結節性滑膜炎、滑膜軟骨瘤病、血友病性關節灸、牛皮癬性關節炎及滑膜結核均可行滑膜切除和關節沖洗治療。
二、肩關節
1、肩袖損傷
2、肩關節習慣性脫位,盂唇損傷
3、凍結肩,以往俗稱肩周炎
4、肩峰撞擊綜合癥
5、肩關節炎、游離體
三、踝關節
1、踝關節游離體
2、踝關節炎等
3、踝關節韌帶損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