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關節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,可以直接觀察到關節內部的結構,因此,關節鏡可以用于疾病的診斷,進而廣泛用于關節疾病的治療。
關節鏡手術可以診斷、治療多種膝關節疾患,如半月板損傷、前后交叉韌帶斷裂、關節軟骨損傷、關節內游離體(又叫關節鼠)、骨性關節炎、各種慢性滑膜炎等。慢性滑膜炎、早期的骨性關節炎等疾病經保守治療無效時,也可通過關節鏡來進一步診治。
動手術時,首先進行麻醉,再在膝蓋部位開兩個小孔。然后,從其中的一個孔將關節鏡插入,觀察關節的內部。再從另外一個孔插入內窺鏡,用手術器械進行內部的手術。
實施麻醉后,病人仰臥在手術臺上,經過嚴格的消毒,就可以開始手術了。手術時要用止血帶在大腿根部阻斷下肢的血流,減少手術中的出血。通常在膝關節的前部做3個1厘米長的小切口,其中一個插入入水管,將無菌的生理鹽水持續的注入膝關節,使關節腔膨脹,便于手術操作;同時能夠減少出血。另外兩個切口一個插入關節鏡的攝像頭,攝像頭將實時拍攝的畫面通過顯示器顯示出來,醫生就可以通過觀看顯示器畫面了解關節內的情況。
另外一個切口可以插入各種關節鏡手術的專用器械,進行各種手術操作。例如用探鉤探查關節內的結構,用電動刨刀切除病變的滑膜,用籃狀鉗切除損傷的半月板,用抓持鉗取出游離體,用特殊的定位器輔助重建交叉韌帶等。手術通常在1個半小時內完成。手術完成后縫合3個小切口,用棉花墊加壓包扎下肢,減少關節的腫脹。手術后1周拆除縫線,僅遺留3個1厘米的小傷疤。